| 网站首页 | 电源技术 | 电源资料 | 电源论坛 | 电源电路 | 电源人才 | 电源供求 | 留言本站 | 繁體中文 | 
[ ] 文章搜索:
您现在的位置: 电源开发网 >> 电源技术 >> 新手入门 >> 设计研究 >> 正文
一种两相ZVT—PWM DC/DC变换器的分析与设计
http://www.dykf.com  2014-3-23  电源开发网           ★★★

1引言

近几年来,随着软开关技术在DC/DC变换器中的应用日趋成熟,变换器的工作频率提高了,磁性元件以及电容的体积减小了,变换器的功率密度也随之提高了。自80年代初美国VPEC(VirginiaPowerElectronicCenter)的李泽元教授提出了软开关技术的概念后,软开关技术在DC/DC变换器中的应用已分别经历了谐振开关阶段、准谐振阶段以及软开关PWM阶段。其中前两个阶段共有的两大缺陷是:

(1)谐振元件处于功率传输的主电路中,使得开关器件的电压、电流应力增大;

(2)输出电压与开关频率有关,必须采用调频控制,因此不利于输入、输出滤波器的设计。

零过渡PWM技术出现后,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。零过渡PWM变换器的主要优点是:

(1)保留了PWM技术的优点,实现了恒频控制;

(2)谐振元件与主开关并联,不参与功率传输,因此使主开关的电压、电流应力大大减小了;

(3)与以往的软开关变换器相比,能实现零开关条件的电源电压、负载变化范围更宽。

文献1提出的两相ZVT(ZeroVoltageTransition)PWMDC/DC变换器是多相技术与零电压过渡PWM技术相结合的产物。由于使用了多相技术,减少了输出电流的纹波,相对地增大了输出功率。该电路的主开关是零电压开通的,主续流二极管是零电流关断的。

本文针对两相ZVTPWMBuck变换器拓扑结构的特点和工作原理,推导了电压变换比、主开关零电压开通条件等公式,并给出了辅助谐振电路元件参数选取的依据。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推导的正确性和参数设计的可行性。

2新型两相ZVTPWM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及

工作原理

图1所示为此变换器的拓扑结构。对这种Buck型两相ZVTPWM变换器而言,当一个主续流二极管导通时,辅助电路开始工作,为相应相的开关器件提供零电压开通条件。为了使辅助电路有高的工作效率,当辅助电路开始工作时,某一相的有源开关应该处于导通状态。换句话说,占空比D应大于05。否则,如图1中所示的辅助电路处理的功率约为D>05时的两倍,因而增大了辅助电路的损耗。因此,这种两相ZVTPWM变换器适用于需要电压变换比高于05的场合。图2所示为该电路在D>05时的主要波形。鉴于以上原因,以下主要对D>05时的工作原理以及电路特性做详细的分析。

图1两相ZVTPWMBuck变换器

D>05时,两相ZVTPWMBuc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如下:t0时刻,主开关S1关断,谐振电容C1以I01大小的电流放电,使谐振电容C1上的电压线性下降。t1时刻,主续流二极管D1两端电压vD1降到0,D1开始续流。t2~t3阶段,谐振电流线性上升阶段。t2时刻,辅助开关Sr开通,谐振电流iLr流经Dr1,并以Vs/Lr的斜率增大。t3时刻,iLr开始大于I01,主续流二极管D1断开,谐振电感Lr与谐振电容C1开始谐振。谐振电容C1两端的电压以正弦规律上升,直到上升到Vs,被主开关S1的反并联二极管钳位在Vs,为主开关S1创造零电压开通的条件。t4~t5恒流阶段,由于谐振电感Lr两端的电压被主开关S1的反并联二极管钳位为零,因此谐振电感Lr中的电流保持恒定。在此阶段中的任意时刻开通主开关即为零电压开通。但在辅助开关关断且谐振电感电流下降到I01之前,主开关中并没有电流流过。t5时刻,辅助开关关断,辅助回路续流二极管Dr导通,谐振电感电流开始下降,直到下降到负载电流I01时,主开关S1中才开始有电流流过。t6时刻,主开关S1的电流由零开始线性上升,谐振电感Lr中的电流继续线性下降,直到t7时刻下降到零。在t7~t8阶段,由主开关S1和S2同时为负载提供能量。

3电路主要特性

假设电路元件均为理想元件,且输出滤波电感LO1、LO2足够大,可近似看为恒流源。但在实际的电路中输出电流难免有纹波,这样IO就会有一部分电流被CO分流,因此设流过负载电阻RO的电流IRO=IO×p(0<p<1)。

31电压变换比根据电感在稳态时的伏—秒平衡特性(VLdt=0),可推导出D>05时该变换器的电压变换比M为:M=(1)

式中:F=fr/fs;

RO为负载电阻;Zr=,为谐振特征阻抗;

ta*=ta·fr=ta/Tr。其中:fr=1/Tr=1/2π;

fs=1/Ts为开关频率;

ta的含义如图2中所示。

当D≤05时,电压变换比可近似地用下式表示:(推导从略)(2)

式中:Taux为辅助开关的导通时间。

32主开关零电压开通的条件

为了能使主开关在零电压条件下开通,谐振电容的电压需在主开关开通信号到来时上升到Vs,即辅助开关需提前主开关一定的时间导通,为主开关创造零电压开通条件。TL≥Δt3+Δt4=(3)

图2D>05时的主要波形 

式中:TL为辅助开关超前于主开关S1开通的时间,Δt3=t3-Δt2,Δt4=t4-t3(如图2所示)。

将其归一化,得(4)式中:为辅助开关提前于主开关开通时间的归一化临界值。

当D≤05时,使主开关零电压开通的条件是TL≥(5)

将其归一化,得(6)

4控制电路的实现

图3为该变换器控制电路的原理图。两相ZVTPWMBuck变换器两个主开关的驱动信号相位相差180°,用两路幅值相等、相位相反的三角波正好可以实现这种关系。图3中的三角波发生器输出两路幅值相等相位相反的三角波1、2,它们分别与控制电压U*比较产生两个主开关的控制信号,再将1、2路三角波与U*+ΔU(ΔU用来产生辅助开关控制信号中超前主开关的部分TL)比较,经单稳电路和与门产生辅助开关的控制信号。

5参数设计由于;,所以对于该变换器而言,一旦选定了Zr、F,也就确定了谐振参数Lr、Cr(C1)。

对于该变换器的设计应以使M的可调范围尽可能地大;M的线性度尽可能地好;辅助开关的电流应力尽可能地小;开关器件的损耗尽可能地小为优化目标。

图3控制电路原理图

图4F、Zr对DM曲线的影响(a)随F变化的DM曲线(b)随Zr变化的DM曲线

图5随F变化的D—TLmin曲线 

图6根据仿真结果拟合成的ZrF总损耗曲面

图7主开关CE电压(上)与谐振电感电流(下)波形

图4所示为F、Zr对该变换器DM曲线的影响(fs=35kHz)。其中图4(a)所示的一族曲线是一族自上而下F由小变大的DM曲线。可见,F越大,M的可调范围越大。从这个角度考虑,F应适当地大。图4(b)是一族自上而下Zr由小变大的DM曲线。可见,Zr越大,M的可调范围越大,同时Zr大于某个值后对M的线性度以及M的可调范围的影响就不是很明显了。同时从减小谐振电感电流峰值的角度出发,Zr也应适当地大。

图5为自上而下F由小变大时的一族DTLmin曲线。可以看出,F越大,为主开关提供零电压开关条件所需辅助开关超前主开关S1开通的时间也就越短,这样就允许占空比的可调范围更大。

根据实验样机的设计指标,做一系列仿真。所得的数据用Matlab拟合成的总损耗曲面如图6所示。

最后综合考虑上述优化指标,选择Zr=100,F=10(即Lr=455μH,Cr=455nF)为实验样机的谐振参数,将其工程化,得到实际的谐振参数为Lr=47μH,Cr=C1=C2=4.7nF。

6实验结果

根据前面的设计,完成了硬件电路的制作和调试。实验电路输入电压Vin=200V,工作频率fs=35kHz,将按照式(3)计算出的TL最小值留有一定裕量后作为实验样机的TL,TL=18μs,实际输出电压Vout=159V,负载电流IRo=616A,输出功率Pout≈980W,电路工作稳定。实验电路的主要波形如图7所示。

由图7中可以看出,谐振电感电流约1μs左右上升到最大值,并保持了一段时间,这说明主开关是零电压开通的,同时也说明根据推导出的主开关零电压开通条件选取的TL是正确的。

7结语

本文介绍了一种更适合于大功率场合的新型两相零过渡PWM变换器,推导了电压变换比的解析表达式,推导了实现零电压开关的条件,并设计了该变换器的控制电路,利用仿真合理地选择电路参数后,通过实验结果证明了推导的正确性和参数选择的可行性。

来源:电源技术应用  作者:李洁  钟…  点击:  录入:admin
  • 上一篇文章:
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收藏此页】【字体: 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    ※相关链接※
    网友评论: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 发表评论
    专 题 栏 目
    推 荐 图 书
    热 门 文 章
    热 门 下 载
    热 门 电 路
    论 坛 推 荐
    精 彩 广 告

    关于本站 - 广告服务 - 联系我们 - 版权申明 - 网站地图 - RSS订阅 - 友情链接 - -
    Copyright@2004-2014 ◆电源开发网◆ All Rights Reserved